各病院动态
什么是粉瘤(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俗称“粉瘤”,主要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
1.病因
发病原因为皮脂腺导管阻塞,导致皮脂腺排泄障碍淤积而成。皮脂腺导管阻塞多为灰尘堵塞及细菌感染所致。
2.特点
为缓慢增长的良性病变。囊内有白色豆渣样分泌物。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好发于头面、颈项和胸背部。皮脂腺囊肿突出于皮肤表面,一般无自觉症状,如继发感染时可有疼痛、化脓。
3.临床表现
皮脂腺囊肿突出于皮肤表面,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如头皮、颜面、胸背等处,多数生长缓慢。
未合并感染时,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肿物呈球形,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小者数毫米,大者近10厘米。中等硬度,有弹性,高出皮面,与皮肤有粘连,不易推动,表面光滑,无波动感,其中心部位有针头大脐孔凹样开口,呈蓝黑色,形如针头粉刺,挤压可出豆腐渣或面泥样内容物,内容物为白色泥状皮脂,常有腐臭味。
4.现代医学治疗
最常用的根治方法是局麻下手术切除。
已合并感染的皮脂腺囊肿应在感染控制后再手术切除病灶。对于局部感染不能控制或已经合并脓肿者应切开引流。
什么是脂肪瘤?
脂肪瘤(Lipoma)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可发生于身体任何有脂肪的部位。
好发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其次为四肢近端(如上臂、大腿、臀部)。主要在皮下,称为浅表脂肪瘤,也可见于肢体深部和肌腹之间,称为深部脂肪瘤。
患者年龄多较大,多见于40~60岁中年人,儿童较少见。深部脂肪瘤多沿肌肉生长,可深达骨膜,但很少侵犯邻近骨骼。脂肪瘤很少恶变,手术易切除。
1.病因
脂肪瘤的病因目前并没有完全明确,可能与炎症刺激结缔组织变性、脂肪组织代谢异常和障碍、脑垂体前叶性腺激素水平分泌异常、先天性发育不良、肠道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约1/3多发性脂肪瘤患者可有家族史。
2.临床表现
浅表脂肪瘤除了局部肿块外几乎不引起任何症状。可为单发也可为多发,大小可以从几毫米至几十厘米不等。
肿瘤生长缓慢,质地柔软,边界清楚,呈分叶状,推之活动度良好,活动时可引起皮肤凹陷。很少引起疼痛,出现疼痛常常是由于大的脂肪瘤压迫外周神经导致的后期症状。
深部或筋膜下脂肪瘤可引起各种症状,取决于它们的部位和大小。如手术脂肪瘤可引起活动滞涨感或活动受限。较大的纵隔脂肪瘤可引起呼吸困难或心悸。
脂肪瘤大致分为四种:浅表脂肪瘤、深部脂肪瘤、侵袭性或弥漫性脂肪瘤病、脂肪瘤变型。其中浅表脂肪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间叶来源的肿瘤。脂肪瘤是一种生长缓慢、完全良性的肿瘤,多见于40-60岁,而且是活动量少、肥胖的人。嗯,这么一分析,“油腻大叔”是它的最爱。它由于会隐蔽(无症状),会和“人民”打成一片(由正常脂肪细胞构成),所以一般很难被发现。等到它长到一定大小,或者压迫了重要脏器,我们才发现,原来啊,它并不是一坨好肉啊!它还有个特点就是你体重增加它也增加,而你体重下降时,长期饥饿急需能量,正常的脂肪细胞都在积极燃烧自己,提供能量,就是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就好比无赖,霸占你的地方,吃你的,喝你的,就是不给办事。
对于这样的坏蛋,我们要先把它找出来,然后切掉。怎么找呢?
长了脂肪瘤的临床表现是,没有疼痛的质地松软的圆形肿块,活动时可以引起皮肤凹陷。如果它长得位置比较深,且位于胸部,还可引起呼吸困难或心悸。藏得再深,也挡不住我们医生的“火眼金睛”,我们医生有CT、核磁、显微镜,让它们统统地原形毕露。在CT显示为皮下圆形的透光性肿块。手术切下来送病理科的标本,大体表现就是淡黄色油腻光滑的表面,被覆一层薄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镜下主要由成熟脂肪组织构成,与正常脂肪组织差别不大。
脂肪瘤比较简单,介绍了这么多,小伙伴们你了解了没?赶快查查自己身上有没有脂肪瘤吧。
←
大体图像
3.现代医学治疗
直径在1cm内的孤立脂肪瘤一般不需处理。较大者可行手术切除,深部的脂肪瘤有时因较难完整切除,可局部复发,但基本不发生恶性变。多发性脂肪瘤治疗也以局部切除为主。
综上所述,二者的关键性区别是什么?
1.形态:粉瘤其中心部位有针头大脐孔凹样开口,呈蓝黑色,形如针头粉刺。而脂肪瘤没有。
2.部位:粉瘤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如头皮、颜面、胸背等处。而脂肪瘤好发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其次为四肢近端(如上臂、大腿、臀部)。
3.活动度:粉瘤有弹性,高出皮面,与皮肤有粘连,不易推动,表面光滑,无波动感。而脂肪瘤质地柔软,边界清楚,呈分叶状,推之活动度良好,活动时可引起皮肤凹陷,呈橘皮样。
4.疼痛感:粉瘤因皮脂腺囊肿淤堵严重时会有疼痛感。而脂肪瘤无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