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病院动态
病例特点:患者 女性73岁,因为“头晕和左侧肢体麻木3月”入院。查体未见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头颅CT发现脑干右旁有直径约1.0cm大小类圆形占位性病变,脑MRA检查发现右侧椎动脉动脉瘤。手术方案:全脑动脉血管造影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
手术中遇到的困难:经股动脉造影发现主动脉弓上发出的血管呈多个S行的弯曲,想经过这么多弯曲将治疗导管放到治疗部位根本无法实现,这条路走不通,难道就要放弃治疗吗?
上帝是公平的,她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那么另一条通路在哪里?心脏介入常用的经桡动脉入路是唯一可以尝试的途径,桡动脉入路多用于脑血管病治疗后的简单复查,很少用于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治疗颅内脑血管瘤手术。
狭路相逢,以巧取胜
改经右侧桡动脉穿刺置管造影发现桡动脉痉挛、迂曲、僵硬,路径仍属于困难路径。在路图指引下,经导管内注入罂粟碱注射液缓解血管痉挛,用导丝导管交替缓慢推进,成功将6-F导引导管送到右侧椎动脉V2-V3移行处。
复杂动脉瘤治疗方案的选择
3D血管造影精确显示右侧椎动较大宽颈动脉瘤,大小约7.3mm×8.0mm,瘤体上发出正常的PICA(小脑后下动脉)。手术的重点在于保护小脑后下动脉的血流通畅的前提下,治疗颅内动脉瘤。
经股动脉造影发现主动脉弓上发出的血管非常迂曲,
血管通路极具挑战性,将导管置入右侧的椎动脉难以实现。
团队另辟蹊径,改为经桡动脉入路,即便如此,血管通路依然迂曲,但是这种迂曲的血管相对主动脉弓上的血管,已经是“小巫见大巫”了。
成功经桡动脉入路,超选右侧椎动脉造影,获得了清晰的减影图像,可以看见右侧椎动脉至基底动脉移行部位有一动脉瘤。
测量动脉瘤的大小,归属于一般动脉瘤,原定于颅内支架+弹簧圈栓塞,然而,图像重建后,我们发现自动脉瘤表面还发出了一支正常血管——小脑后下动脉,如果使用颅内支架+弹簧圈栓塞,可能面临着小脑后下动脉的闭塞,造成脑梗死,于是我们选择了终极武器——血流导向装置。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血流导向装置。血流导向装置又称作“密网支架”,也就是网格比常规颅内支架更密集的一种特殊支架,血流流经支架时,较少漏出到支架的外面,大部分血流可沿着支架的走行方向流动,动脉瘤内血液瘀滞后不久则形成血栓,血流对动脉瘤的冲洗作用明显减弱,血管内皮沿支架方向生长以覆盖动脉瘤开口处,最终达到治愈。
术后复查造影,可以看到动脉瘤腔内的血液发生了滞留,而小脑后下动脉的血流未受到明显影响。
血流导向装置在颅内的形态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世荣
张世荣 临床硕士研究生 主任医师,任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从事脑和脊髓肿瘤、创伤和血管性病变的诊疗和研究20余年。先后在上海华山医院、北京天坛和宣武医院等著名神经外科学习深造。专注脑和脊髓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手术10余年,治疗脑和脊髓血管瘤、血管畸形超过2000余例。是西北地区同时擅长血管内介入和微创开颅手术治疗脑和脊髓血管病的几位专家之一。学术任职:陕西省神经介入委员会常委;西安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委;陕西省高级职称评审和西安市医学会医疗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会员。专业特长:各种复杂脑和脊髓出血的病因学诊断和治疗;脑和脊髓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栓塞和显微切除术;神经内镜和导航下脑和脊髓肿瘤的微侵袭手术 ;脊柱脊髓创伤、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的微创手术;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的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神经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康复。科研教学:完成《不同流量的颅内外血管搭桥在脑血流重建中的应用》、《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损伤的超微结构变化》和《药物洗脱支架的动物实验》等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的临床研究,发表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神经外科-团队介绍
脑和脊髓血管病团队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造诣。团队成员均经过严格的显微训练、解剖学习,先后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唐都医院等进修学习。擅长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脊髓动静脉畸形、硬脊膜动静脉瘘等脑和脊髓血管疾病的介入手术治疗。团队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致力于有限元分析技术结合AI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预测。